欢迎访问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设置   >   正文

应用化工技术

作者: 张含平   信息来源: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    发布时间: 2017-01-17


     专业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央财政重点建设和省级特色专业包括普专、对口和五年一贯制学生;201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展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现居国内同类专业领先地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9人。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立项1项;省级课题立项12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EI SCI 收录论文20篇;出版专著1本、特色教材5本。拥有化工单元综合操作、化工管路拆装、化工工艺仿真、气相色谱实训室、液相色谱实训室等20余个大型实训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设备价值1100万元,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拥有国家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淄博市化工人才培训基地淄博市环益环保检测中心淄博市离子膜烧碱生产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实验实训项目开发、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与开发等方面都在山东省同类专业前列

以区域内典型化工产品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化工生产工艺自动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测及化工企业管理等能力为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化工识图与绘图、化工产品分析与检验、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化工设备安装与维护、典型化工产品生产(Ⅰ)、典型化工产品生产(Ⅱ)、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化学品市场营销等。

结合就业岗位与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学生可选择考取化工总控工(高、中级)、分析工(高、中级)有机合成工(中级)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将来持证上岗的工作需要。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从事面向化工、石油炼制、医药等及其相关产业的化工生产工艺自动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测及化工企业管理等岗位工作,实现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现与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长期合作,进行订单培养;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分公司、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科化工集团等知名上市公司已成为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部分学生专升本。

拟招生专业基本情况:

拟招生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

专业代码

270201

2024年拟招生数(人)

80

学制

4

总学时

3396

实践教学学时

1760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

51.83%

实验实训项目(任务)能够

开出率

100%

“双师型”教师占比

62.50%

兼职教师数(人)

14

兼职教师计划承担的专业课授课学时占专业课

总学时比例

22.88%

是否有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等认定的高水平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数量(人)

2

省级及以上教学领域有关奖励数量(项)

20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1.34

是否有省级及以上技术研发

推广平台

所依托主要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

专业代码

470201

专业开设时间

2004.06

是否为省级以上重点

(特色)专业

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912

本专业专任教师数

(人)

48

专任教师与全日制在校生

人数之比

1:19.00

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

43.75%

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

比例

89.58%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

22.92%

近三年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人次

7883

近三年招生计划完成率

100%

近三年新生报到率

93.51%

近三年应届生就业率

94.14%

拟招生专业设置可行性

深入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分析。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高端化工产业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是淄博市“四强”产业之一。“十四五”期间,化工企业呈现装置规模大型化、产业布局集群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节能环保生态化、管理操作数字化等发展趋势。化工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要求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掌握行业难度更高、更先进及更系统的技术,能胜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复杂领域的岗位工作。行业企业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事化工生产运行与管理、技术管理与工艺优化、技术开发等岗位工作20212025年化工行业技能劳动者需求增长120万人,技能劳动者平均每年需求24万人;其中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占比三分之一的要求每年需求8万人。山东省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平均每年需求超过2万人。

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专业特色鲜明。依托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一流专业群核心专业、山东省首批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和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专业“职本贯通培养”经验丰富,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招收11届“3+2”专本贯通学生,平均转段率超过97%147人获得硕士学位。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成效显著,在校生考取至少一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获取率超过95%;全员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前期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发展定位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对标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定位为面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的化工工程技术人员、化工生产现场技术员、化工产品生产通用工艺人员等职业,培养能够从事化工生产运行与管理、技术管理与工艺优化、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有专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相关制度保障。学校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强高端化工产业和淄博市四强新材料产业,研究制定了职业本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长期(2023-2027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指标。学校构建校院两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出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30余项,涵盖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教师队伍

情况要点

教学团队结构合理。现有在校生912人,专任教师48人,生师比为19.00:1;教授8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43.75%;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43人,占比为89.58%;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11人,占比为22.92%30人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占比为62.50%。近三年聘请来自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的14名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所有兼职教师均承担实质性专业教学任务,近三年累计授课7823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比例为22.88%

专业带头人水平高。专业带头人耿佃国教授是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行业教指委委员、山东省石油和化工行业教指委副秘书长、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专业负责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主持国家及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子项目;主持开发、修订山东省中职化学工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主持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主持参与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3篇;获2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教师成果突出。教学团队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竞赛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2人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4人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7人被评为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被评为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优秀工作者,1人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要点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聚焦化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等龙头化工企业共同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特邀请梅宇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段欣(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黄昊飞(山东理工大学)、李海涛(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等多位行业企业、本科院校专家学者,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轮论证专家们高度认可我校办学定位,一致认为开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能够实现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明显。经细致调研、科学分析、广泛论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为面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的化工工程技术人员、化工生产现场技术员、化工产品生产通用工艺人员等职业,培养能够从事化工生产运行与管理、技术管理与工艺优化、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主动对接化工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化工生产运行与管理、技术管理与工艺优化、技术开发等岗位(群)的新要求,针对行业企业调研过程中形成的3大岗位群、8项典型工作任务和37个职业能力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共计175学分、3396课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33.1%,选修课程学时占18.85%,实践学时占51.83%,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

素质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责任关怀文化准则和合规全球契约等化工企业行为规范理念。知识方面,重点向学生讲授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一体化装置操作、化工设备、化学工艺化工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操作、管理化工一体化生产装置、落实并制定HSE措施、技术管理、工艺优化、技术开发、数字化技能等核心能力。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化工传质与分离技术、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安全技术、化工热力学分析技术、化工仪表与DCS操作技术、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过程分析与流程设计等8门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实践学时比例均达50%。开设化学实验技术、化工CADHSE技能、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化工仿真、HAZOP分析、化工过程模拟分析等10门专业集中实践课程,强化以能力提升为指向的实践教学。第七、八学期分段开设岗位实习课程,第八学期开设毕业设计(论文)课程。

办学条件

概要

校企联合培养根基深厚。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淄博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有校外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17个。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国家和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共建万华产业学院和一诺威材料学院,形成招生即招工、校企双主体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校生全部获取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有两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证书获取率超过95%,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有效促进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办学条件保障有力。学校按照每生每年1.2万元标准单列专业办学经费,并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标准逐年增长。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实训面积2575平方米,建有基础化学、分析检验、化工生产、虚拟仿真等四个实训中心,各类实训室共计19个。实训基地拥有化工单元综合实训设备、管路拆装设备、大型精馏设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凝胶色谱等大型高端仪器设备,总价值1219.2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4万元。实训基地近年来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优秀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先进单位、淄博市化工人才培训基地、淄博市化工产业实训基地等称号,实验实训设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实践基地作用显著。校内成立淄博市环保分析检测中心和离子膜烧碱生产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满足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学生第二课堂学习需求。企业校外实践基地年均接收岗位实习学生48400人日,学生半年岗位实习率达100%。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年均接收专业教师实践锻炼1260人日,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先进技术跟踪、企业生产实践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基础概要

重视技术研发推广平台建设。建有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山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两个省级以上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先后承办了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等10次师生大赛,历届大赛均得到参赛人员的高度评价。

依托淄博市环保分析检测中心和离子膜烧碱生产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课题;参与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标准的制定;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市场调研、信息咨询等工作,形成侧重服务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侧重服务区域发展的产教融合平台和侧重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平台协同发展态势。

技术服务与科研成效显著。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以成果产出为导向,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根本目的,聚焦中小微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推进成果转移转化,逐渐形成以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提升企业效益为特色的四技服务品牌。近三年专业教师团队共承接企业横向课题19项,总到账经费223.77万元。其中技术服务类课题9项,到账经费100.51万元;技术研发类课题7项,到账经费77.51万元;技术转化3项,到账经费45.75万元。

打造了一支带头人领衔、骨干扛鼎、青年教师参与的结构合理、分工科学、职责明晰的科研梯队。近五年团队成员主持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获2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7项;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24篇。

主动承接社会培训。瞄准企业需求,依托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淄博市化工人才培训基地和淄博市化工产业实训基地,统筹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建立常态化社会服务和培训机制,搭建多样化学习平台,建成服务区域化工、新材料产业经济的专业教育资源集聚中心,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行业从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和学历提升,助力区域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近三年培训人数共计7883人次,到账经费共计165.72万元,年均培训人数约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2.69倍。


    红是一世(中国)手机版足球网 - 主頁歡迎您   版权所有
Baidu
sogou